台灣光復的血淚情仇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戰勝拿走2億銀兩賠款
和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
2億銀兩等於2,500萬兩黃金
中國抗日戰爭
中國戰後沒有拿到任何賠償
只拿回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
但中國軍隊戰死140萬人
不包括受傷和失蹤
等於每拿回ㄧ平方公里的台灣
中國軍人要犧牲39人
另外ㄧ般中國人死亡3,200萬人
等於每拿回一平方公里的台灣
中國人要犧牲889人
一平方公里有多大
不過就是一個小型操場或運動場
但是歷史真相令人不忍卒睹
當時台灣人完全支持日本侵略
全台灣人口不到600萬人
年紀適合當兵的台灣年輕人
也約100萬人而已
日本人招募志願兵參與侵略
就有70萬名年輕台灣人報名
年輕的李登輝怕錄取不了
還劃破手指上血書給日本人
要求當日本兵參與侵略
李登輝的父親還捐款給日本人
幫李登輝爭取
當時有錢的台灣人
也真的努力捐款贊助日軍
像蓮舫的祖母陳杏村
就捐了購買兩架零式戰鬥機的錢
這些捐款沾滿中國人的鮮血
有超過20萬名台灣人參與侵略
像湯守仁就因在中國替日本人打仗
由見習士官晉升至少尉
還有台灣人以農業團、醫療團名義
赴中國支援日軍殺害中國人
這是冷酷的歷史事實
那時的台灣人是中國人的敵人
或者說是中華民國的敵人
但戰後因爲開羅宣言等相關規定
中國必須對日本人和台灣人
以德報怨
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國籍回復令
把戰敗的侵略共犯的台灣人
轉換為戰勝國的國民
把中國人的血淚情仇一筆勾消
稱之為台灣光復
很吊詭的歷史是
當年視自己為日本臣民
且視中華民國為敵國的台灣人
現在卻必須
躲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下
假裝自己還沒搞台灣獨立
但很多台灣人內心
又想推翻中華民國
否定台灣光復
積極去中國化
配合日本人稱為「終戰」
還想在陽明山豎立「日皇碑」
還大言不慚說「史觀不同」
一場腥風血雨的中國抗戰
最後變成遮掩史實的「史觀」
歷史的教訓可能很令人擔憂